港式封閉性 Open API 環境

莫説香港推動公開數據難,目前就連推動銀行跟業界共享資源的 Open API 計畫也一樣難

讀完信報創科鬥室訪問香港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的報導後感覺一點也沒有錯,基礎建設根本完全未做好。單憑只監管金融管理局一方之力,怎樣可以打造生態?Open API 開放的雖然是銀行的數據,但使用API的其實是銀行體系以外的各行各業。先不說非金融機構,生態裏還有SFC及IA以下的券商及保險公司。這些金融機構有共享數據的計畫嗎?MPFA 負責的大型 eMPF 的標書裏有提及 Open API 嗎? 海關管轄的外幣交易所有相關配合嗎? 從政府內部施政的不協調及欠周詳的生態打造計畫就知道香港短期內是沒有辦法完成 Open API 這個提高數字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項目。有願意合作的政府部門才有空間給企業合作創造價值。

要注意的是負責全港大部分銀行ATM機互相使用的 Jetco 本來就是 Open API Hub 的最好基礎,可惜在政府推動 Open API 的最初步的計畫時,不單沒有拉攏到 HSBC 的參與,其他的兩家發鈔銀行渣打及中國銀行更選擇獨自發展其個別「封閉式」Open API 令到本來需要統一並能讓業界及全港各行各業也能共享資源的機會基本上告吹。大家試想一下,當香港的每個電臺也使用不同制式對外廣播有什麼結果?問題是電臺本身造成?OFCA 造成?特首造成?還是社會各界包括聼眾的錯誤?

訪問原文: startupbeat.hkej.com/?p=94031

--

--

Emil Chan 陳家豪

以「還俗IT人」自居。香港金融科技革命「吹哨人」。主要工作除了擔任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顧問外,也是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等知名商學院之特約教授及客席講師,積極透過教育推動本地及大灣區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 放下幾十年編寫電腦程式的鍵盤後近年重新以此寫作。以「但憑愚公志,復我獅山茂」為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