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信用」的信用卡

我不時發現在社會網絡及甚至媒體上看到一般市民及記者會將信用卡 (credit card) 及消費卡 (debit card) 混淆。也有很多朋友因為對消費卡一直未能在香港普及,導致理解不深而對這個在全球已十分流行的零售銀行產品產生頗多誤解。 由於情況多年來一直沒有改善,我希望透過發文糾正觀念,為香港傳統金融數字化的進程減少阻力。

Emil Chan 陳家豪
5 min readOct 14, 2020

誤解有多嚴重?讓我透過兩個過案來分析吧

過案1: 2016年外媒報導全球無現金支付首次超越傳統現金支付金額。不過標題卻寫成「今年全球信用卡消費首次超越現金」。所有用了支付的卡也是信用卡嗎?筆者估計這位本地記者甚至是編輯因為缺乏國際經驗,加上只接觸到的卡消費就只有透過信用卡及八達通,就錯誤將英語的 “card payments” 翻譯為信用卡。這不單歪曲了事實,更加深了香港社會人士對金融卡支付的誤解。根據美國信用評級公司 Hyperion 去年發表的調查顯示,美國有多於三分之二的金融卡消費是透過消費卡 (debit card) 做交易的。

主流媒體竟然將英文 “Card Payments” 翻譯為「信用卡消費」。其實該數字也包含預付卡以及發行數目比信用卡更多的消費卡 (debit card)

過案2:始於2005年的八達通日日賞八月底完成了歷史任務。取而代之的是八達通長期合作夥伴,由怡和為旗下零售飲食王國推動的 Yuu 獎賞計劃。 你可知道一直和八達通及怡和合作的恆生 Enjoy Card 並不是信用卡嗎? 多年來,除了長期解決不了徵費偏高而未能普及的銀聯卡及合作商戶越來越少及只能本地使用的EPS之外,一直主導香港銀行消費卡 (debit card) 市場的就只有恆生與 VISA 合作的 Enjoy Card 及 Citibank 與 Mastercard 合作 的 Citibank Debit Mastercard。 隨著日日賞計劃的離別,恆生Enjoy卡很自然地投入了舊夥伴怡和 Yuu 的懷抱。

本地市場一直誤解 Mastercard 及 Visa 卡就是信用卡的問題,可在比價網站 Gobear 一篇為兩家公司宣傳的文章中就清楚看到到。 以下這篇推介讀者申請 Enjoy Card 的文章中竟然用了「信用卡」去描述這張消費卡。不知道當消費者收到卡,滿心歡喜去消費後才發現銀行已經扣掉了相連戶口的存款,會有什麼感覺?

比價網媒 Gobear 在其一篇引流報導中誤將沒有信用額的恆生 Enjoy card 定義為信用卡

香港的零售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的比較早。自香港成為獨立行政區開始,八達通的方便、快捷、安全及普及就令到這張並不是由銀行發行的儲值卡大行其道,在大部分的面對面交易中獨佔鰲頭。它的成功更成為早年全球支付行業的一時佳話,模仿者更包括英國倫敦的 Oyster card,或者廣州的羊城通。 直到歐美兩大銀行卡服務供應商 Visa 及 Mastercard 積極改善舊有基礎建設,將以前接觸式的讀卡方式改為與八達通大同小異的 NFC 方式後,再加上 Andriod Pay及 Apple Pay 的普及,過去五、六年間全球使用無接觸式支付已經成為主流。 隨著一般零售端的 POS 機會已經全面被替換的同時,具備移動通訊能力的讀卡機更加被廣泛應用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再加上全面支持以手機作為讀卡器的模擬終端機,目前很多城市的市民已經可以直接用銀行卡拍卡支付而不需再依賴以交通卡為基礎充值卡作為小額支付媒介。

為了説明各種金融卡的分別我造了以下的表格以功能及屬性的差異説明四種市面最流行的產品。紅色表示該功能及屬性較弱,而綠色表示較優勝。簡而言之,消費卡功能比一般ATM 卡優勝,相對行用卡就各有千秋。

香港市面流行的支付卡種類共有櫃員卡、消費卡、預付卡及信用卡四大類。

從以下表格可以看到,國際兩大支付網絡服務供應商 VISA 及 Mastercard 在香港與本地銀行合作的金融卡並不限於信用卡一類。

銀行卡服務供應主要產於的支付卡種類 (注:不包括多種功能預付卡/銀行卡)

筆者希望自兩家虛擬銀行積極推動消費卡服務及 Enjoy Card 與 Yuu 的消費生態產生化學作用後,香港的零售電子支付市場有機會從以往嚴重傾斜於信用卡,變回與全球大部分發達經濟體一樣會有大量銀行用戶使用功能日新月異的消費卡吧。

--

--

Emil Chan 陳家豪

以「還俗IT人」自居。香港金融科技革命「吹哨人」。主要工作除了擔任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顧問外,也是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等知名商學院之特約教授及客席講師,積極透過教育推動本地及大灣區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 放下幾十年編寫電腦程式的鍵盤後近年重新以此寫作。以「但憑愚公志,復我獅山茂」為工作目標。